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蔷薇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 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 正文
时间:2025-05-15 10:28:18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焦点
对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纳分类,重点介绍了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甾体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为蔷薇属植物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蔷薇属(Rosa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
对蔷薇属植物的蔷薇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纳分类,重点介绍了黄酮类、属植三萜类、物化酚酸类、学成甾体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分研为蔷薇属植物的究进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蔷薇属(Rosa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蔷薇可分为单叶蔷薇亚属(Hulthemia)和蔷薇亚属(Rosa),属植常见的物化物种多为观赏性植物,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学成主要分布在亚洲、分研欧洲、究进非洲北部、蔷薇北美各洲亚热带至寒温带地区,属植其中我国原产82种,物化集中在华东、华中及华南等地。目前对蔷薇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显微结构特征等方面。研究表明,小蘖叶蔷薇乙醇提取物和己烷提取物对大鼠回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从蔷薇属植物的20多个品种中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鞣质、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与三萜类化合物是蔷薇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作者对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分类,重点介绍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酚酸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
1蔷薇属植物已知黄酮类化合物
蔷薇属植物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以儿茶素、槲皮素和柚皮素为苷元的化合物(图1)。
1.1以儿茶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吴建林等利用柱分离、重结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金樱子叶中分离出儿茶素;李石平通过一系列方法从金樱子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以儿茶素为基本苷元的13种黄酮类化合物,即非瑟酮醇-(4α→8)-儿茶素[fisetinidol-(4α→8)-catechin)]、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8-乙酸-儿茶素(8-aceticacid-catechin)、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喹色亭酚-(4β→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β→8)-catechin]、非瑟酮醇-(4β→8)-儿茶素[fisetinidol-(4β→8)-catechin]、表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epi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去氢双儿茶素A(dehydro-dicatechinA)、ent-非瑟酮醇-(4β→6)-儿茶素[ent-fisetinidol-(4β→6)-catechin]、3,4,7,4′-tet-rahydroxyflavane、4-methoxy-3,7,4′-trihydroxyflavane、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B3)及根皮苷(phloridzin)。
1.2以槲皮素或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崔凤侠等从刺玫果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中鉴定出金丝桃苷和槲皮素;Yang等从玫瑰花抗补体活性部位中分离出山奈酚;Takagi等从蔷薇果中分离出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6)-β-D-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和蔷薇果B(multiflorinB);张沛等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月季花中分离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6″-p-coumaroy)-β-D-glucoside]、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赵倩等从月季花中分离出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side);Ma等从山刺玫叶中分离出4种以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manghaslin、quercituro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
1.3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已发现4种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aurantia-marin)、柚皮素(narin-genin)、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α-D-ribo-pyranoside及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β-D-glucoside)。
2蔷薇属植物已知三萜类化合物
迄今为止,蔷薇属植物中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为五环三萜,主要分为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图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年1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蔷薇,木脂素,儿茶素,槲皮素
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逝世2025-05-15 10:11
福建厦门:发布网上年货节提示2025-05-15 09:52
福建:实施2项地方标准 助力乡村振兴2025-05-15 09:11
北京丰台:给元宵和汤圆“体检”2025-05-15 09:09
《上古卷轴4:重制版》某玩家因Bug“服刑”19年引发热议2025-05-15 08:22
新春走基层|守护万家“团年饭”2025-05-15 08:22
安徽开展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2025-05-15 08:13
浙江普陀山:多措并举强化自助售货机监管2025-05-15 08:00
HTC联手慈济推动AI虚拟病人医疗照护及教育应用落地2025-05-15 07:53
江西:“四张清单”免除罚款超亿元 6000余家轻微违法市场主体受益2025-05-15 07:43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2025-05-15 09:48
江西强化农资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秩序监管2025-05-15 09:22
宁夏石嘴山:12315效能评估评价量化评分名列全区第一2025-05-15 09:05
限量5000份!全国首款“零碳”新会陈皮产品发布2025-05-15 08:40
烟雨江湖青城山养蜂人商店解锁条件与开启流程详细攻略指南2025-05-15 08:20
广西桂林:“2+2”模式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2025-05-15 08:17
湖北武汉:优化“三个环境”激发“三个活力”2025-05-15 08:16
辽宁沈阳:专项检查“年夜饭” 守护餐饮安全2025-05-15 08:14
48亿人次!春运过半,创新高2025-05-15 07:59
陕西咸阳:落实歇业制度为市场主体赋能蓄力2025-05-15 07:45